动态与观点

百年盛典 专利献礼

2021-07-13
浏览量
7200

北京理工大学数十项创新成果亮相建党百年庆祝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共同庆祝党的生日。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族各界人士7万余人参加了庆祝大会。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办,呈现了一场科技与艺术水乳交融、气势磅礴的视听盛宴。百年盛典是怎样实现高效部署、精准指挥,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智能导播,实现舞台自动化控制的?这其中离不开北京理工大学(下称北理工)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主任丁刚毅团队的技术支持——人群仿真、虚拟制作、数字表演……其用多年积累的专利为百年盛典献礼。

  人群仿真,把握全局

  “通过可控制平台,仿真技术可以对复杂的、系统的真实现象进行多种呈现,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甚至预测世界。” 丁刚毅介绍,自2005年学校开设数字表演与仿真这一交叉学科以来,团队在人群训练排练、要素转播行为、虚拟表演等方面均已实现技术突破,形成了大型活动仿真模拟系统这一原型系统。

  为保证庆祝大会现场7万余观众的信息准确、集结疏散有序,丁刚毅团队新设计开发了人员信息及坐席管理等系统,将各个单位的出发地点、时间、安检、上台等环节全部纳入系统范围,实现全部人员信息实时查询、三维展示,精确计算出人员进场离场的最优路线及时间,为群众提供了全程的预测和保障。此外,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团队也在系统里进行了应急模拟。

  据悉,目前团队拥有“一种基于图像的人群点位生成方法”“一种大规模人群位置变化方案生成方法”等多件专利,形成了人群态势分析系统、对抗系统等多个系统,致力于在强约束条件下对人群行为进行仿真预测。

  虚拟转播,调控细节

  主席台、党徽、红旗等关键要素放在哪里?各要素数量、大小、高矮情况如何?座位前后间隔多少?为确保转播万无一失,丁刚毅带领可视化建模、编程、美工等多个团队,将天安门广场的各个要素转化成参数化的可移动模型,在系统里按照准确的时间、空间维度进行标注,逐一反复优化,进行了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的设计仿真,为大型活动的调度指挥平台增加了新的智能因素。

  “实地数据是我们在系统里进行环境搭建的基础。” 丁刚毅介绍,团队师生在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及沿线活动区域,进行了多日的实地勘测,再对实地数据收集整理,在系统中构建了环境要素、天气环境动态、庆祝活动流程等多个模型,不仅能辅助现场工作人员安置参会物品、进行时间规划,还能模拟远端、近端等各个机位镜头的拍摄视角,帮助央视导演组提前进行摄像机机位的布局、布线,从而设计出最佳转播方案。在“一种直播机位摄像方案自动学习方法”“一种智能直播仿真预演系统”等专利的支持下,丁刚毅团队满足了央视“将镜头里控制到厘米级”的要求,为国内外观众呈现了庆祝大会的精彩画面。

  数字表演,提高效率

  随着礼号手的一声礼号, 3000多名演员组成的巨大党旗图案立即呈现在观众面前,并随着音乐不断变化,这是《伟大征程》的开场环节。《伟大征程》共4大篇章,22个节目,大到舞台整体设计,小到每个演员的服装、道具,甚至每根威亚的位置、速度,都离不开丁刚毅团队设计构建的仿真编排系统。这一系统通过海量数据计算,可辅助导演,将其创意方案可视化,从而快速实现创意验证评估及精准指挥调度。该系统拥有“一种模块化虚拟舞台”“一种基于平行仿真的虚拟舞台”等多件专利。

  离演出还有30天,序篇导演杨嵘负责的开场盛典进行了颠覆性的修改,演出人数从之前的1000多人变成了3000多人。演出迫在眉睫,留给杨嵘修改的时间只有一天。丁刚毅团队临危受命,应用人群仿真及数字表演技术,在计算机里建模,把舞台空间、人物空间等全部模拟出来,使演员的站位更加准确。“以前需要2个多月排练才能够完成的节目,如今运用数字技术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训练,科技的力量真是强大呀!” 杨嵘感慨道。

  丁刚毅表示,仿真技术可以在装备研制、训练、教育科普等20多个领域实现应用。目前,团队提交了60余件专利申请,积累了3000多种算法,团队将不断进行技术研发,用更加优秀的创新成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