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与观点

从原油宝事件看投资风险防范

2020-10-23
浏览量
12590

近年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军团(实则是货币基金),收获了大量投资者,至今仍然是普通用户流动性现金管理的选择之一,同类产品可以说深入人心。但就在4月22日中行原油宝事件成为爆炸性新闻,诸如“一夜倒欠银行500多万元”“全世界都跑了,就中行没跑”的文章一夜之间刷爆网络。关于原油宝始末已经有不少解读与分析,银行风控是否存在瑕疵与过错,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否存在缺失等都还在进一步调查过程中,可以保持关注。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风险防范真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投资者不能只看收益不看风险,做好理财投资,风险防范应放在首位:


1

正确评价自己


投资者进行投资前,首先要透彻地了解自身,清楚自身的财务状况,自身的知识结构适宜于哪方面的投资;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再决定自己的投资取向及理财方式。这才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另外,投资者还要对投资对象的风险状况和宏观经济环境对投资理财的影响有所了解,要学会从众多的投资产品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如何搭配高中低不同风险的产品和流动性,重要的是如何在资本收益率和风险程度之间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时投资者也能够承受相关损失。否则,不管在最好的情况下投资产品的收益有多诱人,也应该断然拒绝投资。


2

渠道很重要


由于部分个人投资者接触的金融领域市场信息较少,没有专业的理财技能,容易被一些民间类金融经营机构打的高收益、低风险的幌子所吸引,轻信许诺进而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投资者选择投资产品,应通过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等官方机构网站查询合法金融机构名单,避免上错船。


笔者建议投资者要选择大的金融机构投资理财,但也不能盲目迷信大机构,还是要进行独立、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本次原油宝事件就是国有大机构出现问题的案例。无论什么机构,投资者对于过于诱人的宣传、推介内容,要格外提高警惕,不要被文字轻易误导。如本次原油宝有“原油比水还便宜,中行带你去交易”等具有诱导性、夸张性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误导投资者的风险判断。


3

选择简单明了的交易结构


对于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来说,追逐更高的收益必然需承担更大的风险,而高风险产品往往交易结构复杂,可能都超过投资者自身的专业能力。那么此时除了加强学习以外,应该尽量选取设计相对简单、明了的产品。比如,挂钩原油的产品,可以尽量选择不需要自己进行移仓操作的,或者只持有主力合约的,将移仓等操作交给金融机构的专业团队。


4

投资前充分了解产品的规则、机制和投资价值


有很多案例都反映出有些投资者对自己所投产品了解并不充分,甚至缺乏基本的了解。比如前几年的分级基金,很多人都不了解分级的规则,往往都已经触发下折,还在溢价买入。还有那些权证,深度虚值、实值,有些投资人连这些概念都搞不清楚,就贸然买入。


以上种种现象都说明国内有些投资者对自己所交易的产品缺乏基本的了解,抱着侥幸和投机的心理在交易。总有人幻想着一夜暴富,大部分普通人在缺乏认知的情况下,就去参加这些衍生品交易投资,无异于羊入虎口,白白送出自己的钱袋子。


5

细读产品合同


很多投资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并没有仔细阅读产品合同的习惯,通常是听营销人员介绍讲解,主要还是因为产品合同比较专业、复杂,阅读起来比较吃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时间太短,金融教育和金融工具都不太完善,投资者行为的培养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随着金融产品越来越复杂,则是更加严格和残酷的按照合同条款来划定责任,因此投资者需要更加细致认真的阅读和理解产品合同条款。


6

投资应恪守三个基本的投资原则


安全第一,流动第二,获利第三。任何投资交易,只有了解并呵护好自己手中的“筹码”,不要轻易交予他人,更好地控制出手时机和把控风险,才能取得合理的回报。


7

最重要的:不要进行自己不会的投资


假设银行真的尽到适当性义务,讲了一大堆合同风险、交易风险、信用风险,不少投资者并不会仔细看产品合同,并不会严肃对待风险承受能力调查问卷,并没有在买产品前先搞清楚产品运作的逻辑。原油宝这个事件,也是一场非常好的风险教育,是理财暴富,还是血本无归,不要指望金融机构会兜底,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以后将成为常态。只看收益率去买理财的时代结束了,你若不搞清楚它背后的资产状况,很可能会损失惨重。所以只要你还想理财,还想投资,除了自己提高已经别无他法,不懂的东西,千万别投;没了解清楚的东西,谁推荐也不要做,你自己都不对钱包负责任了,那它就很危险了。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和敬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