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与观点

洛阳牡丹甲天下 商标品牌放光彩

2021-04-12
浏览量
9009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初春时节,古都洛阳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洛阳是牡丹的原产地、发祥地和重要传播地,拥有丰富的牡丹种质资源和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牡丹产业发展,坚持“擦亮牡丹文化品牌、壮大牡丹产业规模、拉长牡丹产业链条”的发展方针,不断提升“洛阳牡丹”的品牌影响力、文化带动力、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经济效益。

  “2020年7月,‘洛阳牡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核准注册,我市牡丹产业迎来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契机。”洛阳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占国表示,品牌响了,花农富了,“中国牡丹花都”的称号更响亮了,牡丹产业已成为洛阳的一张“金名片”。

  政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俺们的‘洛阳红’上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啦!”在洛阳从事牡丹研究和培育工作的张淑玲兴奋地向记者介绍。她口中的“洛阳红”,是洛阳市近年来大力培育和发展的主要牡丹品种之一。

  “‘洛阳红’品种颜色鲜艳,呈紫红色,枝条挺直粗壮,生长势旺,花期较长,花朵大,适合用于切花、插花、盆花,用以美化室内环境,是装扮大型会议、活动的上乘之选。”张占国介绍,洛阳牡丹能够有机会在大型国际活动中一展“芳容”,得益于洛阳市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洛阳市先后制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牡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洛阳市牡丹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围绕牡丹产业育种创新和品牌升级等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同时,洛阳市还成立了洛阳牡丹发展中心,出台《洛阳牡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细则》,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以“洛阳牡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抓手开展种质资源培育创新,打造“洛阳牡丹”地理标志品牌,促进牡丹产业优化升级。

  截至目前,洛阳市共保存有牡丹品种1367个,其中规模化生产品种270多个。“秉承深厚的历史文化,重视牡丹种质资源的传承,并力求在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张占国表示。

  品牌助力打通产业链条

  “都说‘洛阳牡丹甲天下’,去年的网络牡丹节太惊艳了,今年我们一定要去现场看牡丹花,品尝牡丹鲜花饼,畅饮牡丹茶哦!”春分过后,洛阳牡丹花会的直播平台上,主播正在为粉丝们推介洛阳牡丹的特色产品。记者日前走进洛阳牡丹的核心产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花海,人潮涌动。

  张占国介绍,依托“洛阳牡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洛阳制定了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发展全产业链的规划,逐步形成了集观赏旅游产业、深加工产业、药用产业、牡丹衍生品产业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截至目前,洛阳有种植企业、种植专业户173家,年产观赏牡丹种苗1405万株、盆花种苗379万株、鲜切花1000万支,年销售盆花50万盆。

  近年来,洛阳市围绕牡丹产业加快种植、生产、技术研发、深加工、储存、运输、营销等一体化产业布局,制定了《洛阳牡丹种苗质量标准》《洛阳牡丹盆花质量标准》等7项省级地方标准,依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办法,不断推动牡丹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和品牌升级。

  据统计,洛阳市目前已经发展牡丹种植30多万亩,累计培育油用牡丹种苗2.075亿株,形成了牡丹籽油、鲜花饼、牡丹花茶、牡丹酒、牡丹瓷以及日用品、护肤品等深加工产业和牡丹文化衍生品产业的全产业链条,发展相关企业100余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

  “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洛阳牡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运用、管理和服务体系,助推牡丹产业发展成为洛阳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品牌产业,支撑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张占国表示,洛阳市将继续大力培育地理标志特色品牌,让洛阳牡丹走出河南,走向世界,成为打造千年历史文化古城的一块金字招牌。